ABOUT US
關于中振
保密銷毀設備的研發、生產、銷售、技術服務
警惕!微信傳輸過程中的泄密風險
發布時間:2023-05-25 11:05:58 點擊量: 0
自2011年微信正式上線以來,短短十余年時間,用戶數量從0增長到12.6億,它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近年來因微信造成的失泄密案件愈演愈烈,屢禁不絕。今天,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微信傳輸中的泄密風險。
(一)微信信息發送的過程
讓我們設想這樣一個情景:小王想要在微信上給小李發送“在嗎?”,小李想要收到這條信息,則需要經過以下步驟:
①發送者小王進行以下操作:登錄微信客戶端→與微信后臺建立連接→編輯信息“在嗎?”→點擊“發送”;
②微信后臺進行以下操作:存儲發送信息→向接收者推送新消息通知→向接收者下發消息;
③接收者小李進行以下操作:登錄微信客戶端→與微信后臺建立連接→從微信后臺接收消息。
經歷以上三個步驟后,小李才能看到小王發來的信息。
(二)微信數據是怎么存儲的
那么,我們的聊天記錄是保存在哪里的呢?結合騰訊公司的說法,微信的聊天記錄有3種存儲狀態:
①在用戶自己的手機、電腦等終端設備上永久保存,除非用戶自己將其刪除;
②在微信的云端保存,時長三天;
③接收者還未接收的信息,會一直保存在云端。
那么,這里所說的微信云端又是在哪里呢?據了解,騰訊在全國各地有大規模的數據中心,上面提到的微信云端數據,大概率存儲在這些地方。
(三)信息在網絡中的傳輸過程
信息又是怎么從發送者發到微信后臺,以及從微信后臺下發到接收者的呢?
信息在網絡中傳輸的時候有一條“路”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使用的是手機微信,那么一條信息要通過以下路徑發出去:手機→基站→運營商機房→騰訊數據中心,途中需要經過無數個網絡機房和設備。如果你使用的是電腦端微信,也要經過無數節點才能把信息發出去。
同樣,對方想接收到你的信息,也要經過類似的過程。
從發到收,于我們而言不過一瞬,而實際上消息已越過千里。高效的網絡和便捷的微信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利,同時網絡傳輸的開放性和透明性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風險。
(四)微信的風險到底在哪里
風險就像空氣,無處不在,伴你而行。手機和計算機終端、基站、運營商機房、微信云端……傳輸路上的每一個節點,都有可能成為泄密的源頭。
要杜絕風險,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有關要求,提高保密意識,堅決杜絕使用微信傳輸、處理任何涉密和敏感信息,同時,發現他人使用微信傳輸、處理涉密和敏感信息,不要打開或者轉發,及時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。
來源:廣州保密公眾號
(以上部分圖片與文字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)